2012年2月2日 星期四

五穀廟-3

宜蘭五穀廟歷史及慶典活動簡述


五穀廟之創設,可追溯至清嘉慶7年(1802年),漳、泉、粵三籍移民進入五圍(今宜蘭市)開墾耕鑿後,農作欠收,導致民生困苦。因而農民簡東來等6人於嘉慶9年(1804年)聚會於五圍南邊現廟址會商,最後決議於該地敕置「神農大帝黑令旗」1支以供各地農民祭拜,之後果然五穀豐收,使得建廟之聲逐漸興起。嘉慶14年(1809年)終獲淡水廳准予興建,於嘉慶17年(1812年)3月與宜蘭城同時完工,成為南門外廣闊農田中之地方官廟,每年春秋二季由地方官率領祭祀。
 
日人進入宜蘭後,曾強佔廟地為憲兵隊營區,直至大正2年(1913年)憲兵隊撤出。之後因曾禁止廟內慶典活動,故本廟始行「廟外爐主承接制」,至今廟內仍可見到當時為便於廟外承接爐火而設之以長條形肖楠木製成,上刻「神農大帝」之「香籤(神位)」。
  
日治時期五穀廟曾由日本麻茲和尚接管,而成了安奉石觀音之日式佛堂,光復後,麻茲和尚歸還五穀廟,信徒清除佛堂設施,才恢復其昔日廟觀。今日所見廟貌僅存兩側護龍、門屋及圍牆為前清時期所其餘均為改建或增築。廟埕上,還有咸豐8年(1858年)通判富謙鐫刻的「重建先農壇碑記」,此碑為縣內少數保存完好之古碑,很有研究價值。
  
在慶典活動上,除了固定之祭祀活動外,最特殊者為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之迎春牛、鞭春牛,及燒春牛活動。每年由農民以竹紙編製春牛一頭,於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間置於廟埕供信徒摸耳、頭、尾等,至十五元宵夜春牛遊街,回至廟埕後由通判鞭打春牛3下,以示新年已過,春牛須下田工作。之後燒春牛,其灰屑由信徒取回撒於田園或置於店舖,據說可保五穀豐收、市井滿銀。因生態保育觀念,目前該活動已停辦,因此廟方重塑一個由通判富謙鞭打春牛之塑像於廣場以寓其意。 

資料來源:http://svr2.ilccb.gov.tw/readyilan/yl-i01s.asp?id=C-YL-I16